在移动互联网尚未普及的千禧年之初,小学门口的盗版书店,为我打开了进入新世界的第一扇大门。


经常卖断货的那套《火影忍者》,则成了我在体育课上“中二病”爆发的罪魁祸首。
谁没在体育课上学过“忍者跑”呢? 而犹记得当时许多同学最喜欢看的,便是那一本本巴掌大小的《老夫子》漫画书。


少年时代,一个喜爱看漫画的小学生的课桌下,总会有一个角落是藏《老夫子》的。在那时,这本漫画就是他们的快乐源泉。
基本就是这个状态 然而就在前两天,当已经开始进入社会工作的我,再度翻看这套漫画时,却一声也笑不出来了。 因为我发现,原来《老夫子》里不止有搞笑和滑稽,还有今天社畜生活的辛酸百态。

01


漫画的主角就叫老夫子,他会以不同的身份出现在不同的故事里。

他可以是跟洗手死磕到底的强迫症老哥。
也可以是对潮流存在巨大误解的港味土锤。
不过,不论在故事里扮演着什么角色,老夫子总能以他夸张的表演给读者一种“笑对人生”的态度。 可唯独在扮演公司职员的时候,老夫子却会莫名传递出一种非常“丧”的情绪。




让我们来看看老夫子作为社畜的一天。 早上8:40,睡得迷迷糊糊的老夫子被室友叫醒,开始了迷迷糊糊的工作日。
出门上班,老夫子和其他上班族从一辆公交车挤向了另一辆公交车,像极了每天早上,在北京10号线里贴身对抗的上班族们。



老夫子就这样兢兢业业地干了好几年,结果赚的钱完全攒不下来,一年到头上班都是那么几套衣服,连小偷都看不下去了。



多少次的幻想,要不就别干了,去他妈的老板,大爷不伺候了! 然而偏偏就这种时刻,老夫子获得了老板的赏识,辞职不干的念头一下子打消,被职场PUA玩弄于股掌之间。





02

不同于我们在现实中同生活妥协,面对压力忍气吞声。 在漫画里,老夫子可以选择肆意妄为——反正到了下一个故事一切都会重置,他就算死了也能满血复活。 于是,面对上司无休止的谩骂,社畜老夫子选择揍他丫的。
在被公司辞退后,老夫子做出了许多社畜只敢梦里做的事——打老板脸。





那时的香港人喜欢《老夫子》,不仅是因为它的幽默,更在于它对于他们所处时代的夸张式还原。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的经济开始腾飞,制造业高速发展,手表出口量和玩具出口额曾一度高居全球第一。
但是阶级的矛盾也就此锐化了,在这样的普遍景气下,大财阀开始迅速积累财富。 70年代初,李嘉诚每年光靠在自己的地产上收租就能赚400万港元。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时一个普通香港家庭的年收入仅为10万港元左右。 不仅如此,在六七十年代,香港的加班比今天的996还要严重。1968年《雇佣条例》出来之前,香港的工人几乎全年无休,塑料花厂的劳工经常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


与此同时,物价的上涨导致民怨激增,1967年,维多利亚湾的渡轮仅加价5仙(0.05港元)便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而20年间三次极其严重的股灾,则让无数平民投资者在一夜之间住进了精神病院或走上了天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