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出中国山水名画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观后感
我认为,以舞“画”出中国山水名画是此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创新之美,而此美是建立在舞剧编导突破自己的开创性上。作为创作者的周莉亚和韩真,在近年来的舞剧创作中一直在突破自我,虽然每次突破异常不易,但是从《沙湾往事》到《杜甫》《花木兰》《永不消逝的电波》,再到《只此青绿》皆为观众呈现出题材内容、表演形态不一样的舞蹈佳作。对于创作上的突破,周莉亚如是说:“突破是危险的,但我们作为新一代的编导,应该要这样去做。”那么,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特破性在哪里?我认为在以下几点:
其一“独创性”,以现当代故宫研究员——“展卷人”贯串舞蹈诗剧首尾,通过舞台上的“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舞段的表演向今人叙述古人作画的情感故事。此“展卷人”的独创性主要是在时空交错式的叙事结构中,这位艺术形象塑造的艺术魅力与作用力如同诗仙李白《把酒问月》中的那句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其涵义也可以是:“今人不见古时人,古月依旧照今人。”同理,我们通过“展卷人”既可以看到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而且此名画依旧可以让今人沉湎于古画意趣中且提高今人的艺术审美素养;一个懂得审美的社会才能不断地创造出人类最美的艺术作品且传承着经典文化。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剧照 黄惠民 摄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剧照 黄惠民 摄
其三“现实性”,如从艺术创作层面来分析,《千里江山图》的构图与意境为山水画的最高境界:高远、深远和平远。而舞蹈诗剧的创作思想与审美情趣是山水画的另一种最高境界:嶣、浓、重、淡、清。如从思想层面来看,我国优秀的传统山水画皆反映出:“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伟大的民族精神,那么,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是以一种具有创意的舞蹈艺术表现手法;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弘扬着我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其现实意义是提示世人:敬畏自然,因为人类家园的存亡依托于青山绿水,以及物质文明需要敬仰且衣钵工匠们的精神…...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剧照 黄惠民 摄
简言之,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整体艺术风格是和谐统一的,无论舞蹈、音乐、服装、舞台美术等都是经过精心探究与设计的,因此这是一部具有诗情画意的“跳画”舞蹈佳作,其创作者也是具有大胆突破、探索和创新精神的艺术家。西班牙著名立体画派创始人毕加索曾说:“在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你们中国人的艺术”“中国画真神奇,连中国的字,都是艺术。”(《张大千和毕加索》北京文学1987年3月号)我认为,我国的舞蹈艺术亦如此,可以影响世界;如果从历史上来看,我国乐舞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尤其是在唐代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莫高窟敦煌壁画中的丰富多彩的舞蹈姿态和乐舞场面就是唐代乐舞盛况的生动写照。而20世纪70年代甘肃省歌舞团创作的《丝路花雨》艺术地再现了我国乐舞的历史,这是中国现代舞剧中的一部别具一格、独树一帜且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经典舞蹈作品。因此,当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全国巡演之后,我们依然期待着如同古时画家希孟的年轻有为的舞蹈编导周莉亚、韩真,继续创作具有突破性且影响世界舞蹈艺术的作品…..
文章来源: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