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的魅力从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消散,往往越积越深厚,也屡次被吸引。无论是早前所写的“开膛破肚”的古建筑、沧江南园林、沧桑老街...还是今天要介绍的古建筑摄影。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音乐”,而中国古建筑大概是“凝固的古典音乐”了。飞檐斗拱的亭台楼宇、恢弘壮丽的宫殿建筑、诗意的园林以及古朴的民居...这些分散各地的各式古建筑共同演奏了这支气势磅礴的古典乐曲。
▲《最忆江南雪》 摄于苏州
▲《牖影》摄于河北承德行宫
▲《颐和晚照》摄于颐和园
▲《风云紫禁城》
美好的事物有吸引人的神奇魔力,每每遇见,我们总会忍不住拍照,想把这些美丽的古建记下来。就连许多专业的摄影师也不例外,但让人意外的是,今天这组出色的摄影作品并非出自专业的摄影师,而是一名小城的基层民警:苏唐诗
▲《翩然》摄于济源济渎庙
▲《拂》摄于郑州胡公祠
▲《静守》 摄于河南巩义宋陵公园
▲《会馆夜韵》 摄于开封山陕甘会馆
“中国建筑摄影第一人”林铭述”叹:“来自‘最不专业地方’的摄影师,却拍出了中国“最专业”的古建筑片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贾珺评价道:“苏唐诗的镜头描画了不一般的建筑之美,在一砖一瓦、一梁一柱之间,以如幻的光影承托厚重的历史文化,经得起久久品味。”
▲《金山寺古韵》摄于江苏镇江
▲《风雨千年》 摄于云南楚雄
▲《圣地》摄于五台山南山寺
▲《夏日 · 老台山》
苏唐诗出身于一个诗书之家,耳濡目染下,自幼便对书法、绘画等都表现出了深厚的兴趣。但在高中时受到哥哥的影响,最后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摄影上。
1993年警校毕业的苏唐诗顺利成为了一名民警。他的摄影创作之路源于一节工作心理课:必须学会对释放情绪、缓解压力。于是在2006年,为缓解压力,苏唐诗买了一台新相机,开始了他的摄影创作之路。
▲黄河故道的春 · 秋 · 冬
苏唐诗选择了家乡的黄河故道风光作为最初的拍摄主题,为了拍到湖里水鸟在冰面上过冬的镜头,能连着在糊畔等待八个早晨…
认真细致、追求完美的他,这一拍就是八年。而长年的观察和实践,让苏唐诗对天气有了一种敏感,天气如何、如何拍片,他了然于胸。
▲摄影《十访开封山陕甘会馆》
▲《最忆江南雪》
2014年初的一个周末,苏唐诗到邻近的山东单县牌坊街,拍摄了一组《牌坊古韵》,并向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投稿,一举获得总赛区三等奖。继而被评为十佳“年度古建筑摄影师”。
苏唐诗感觉自己骨子里就有一种对古建筑深沉的热爱。而参加古建筑摄影大赛是一次淬火,也是一种突破,让他对拍摄技术及感悟有了一次质的飞跃。
▲《牌坊古韵》摄于山东单县
▲《飞升》摄于河南平顶山
▲《圆》摄于北京天坛
如果说,苏唐诗在2014年获得十佳“年度古建筑摄影师”可能是偶然,但在2015年,就有一定的必然了。
为了拍摄出更好古建筑作品,他买来许多中国古建筑方面的专业书籍,越研究,对古建筑就越热爱,对其拍摄热情也持续倍增。
▲《守望千年》古建摄影大赛一等奖总分第一蝉联2015全国“十佳古建筑摄影师”
▲摄影《塞北古堡》
▲《彝塔风云》 摄于云南楚雄
▲《大美武当》
对于已多次获奖的苏唐诗,有人开始建议他开班授课,最后,他认真考虑,也真的开班了,但开的却是免费班、公益讲堂,他把自己对于摄影的心得、体会、技巧等等,毫无保留地分享出去。
在苏唐诗心中,古建筑摄影的核心理念是“传承”,而最好的传承便是让更多的人喜爱上古建筑摄影。
转载:尼康摄影之家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