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周边环境 摄影:Fabian Ong
▲建筑转角屋顶 摄影:Fabian Ong
▲人们经过天桥前往GRiD 摄影:Fabian Ong
▲街角变身为吸引人的“灯塔” 摄影:Fabian Ong
新引入的“社交楼梯”毗邻周边的SOTA艺术院校,是这个活力新角落的关键部分,是一个与朋友在长椅上放松休憩的地方,人们可以在这里观看屏幕上的节目或GRiD的艺术租户提供的现场表演。
街角的商铺立面和社交楼梯有效地将乏味的空间转变为充满活力的、对数字社交友好的“网红”画布,成为内容创作者和尝试新鲜产品体验的消费者的打卡地。
▲夜景照片 摄影:Fabian Ong
通过精心的设计,GRiD从其周边的建筑中脱颖而出。外部的城市能量辐射到内部,以霓虹灯为载体的超大实用主义图形散发出后工业美学。
GRiD坐落于新加坡艺术区的中心,处于SOTA艺术院校和Park Lane 及Peace Centre这2个新加坡老一代购物中心之间。
▲GRiD区位图 © SPARK
GRiD项目是将一个落魄的旧建筑转变为以社区为中心的青年零售和教育中心的极佳典范。提升改造工作的核心目的是通过社区互动、增加可达性和提升项目和社区形象来提高资产价值。
▲GRiD改造前
▲GRiD改造后 摄影:Fabian Ong
1. 立面改造
本项目主要的设计原则是对建筑的转角位置进行改造,它是连接街道的关键位置和商业入口。
▲概念图:改造提升的理念 ©
SPARK新的转角造型成为建筑具有吸力的“视觉地标”,有效地将乏味的空间改造为充满活力的、对数字社交友好的“网红”画布,成为内容创作者和尝试新鲜产品体验的消费者的打卡地。
▲概念图:改造提升的理念 © SPARK
通过将建筑内部较深处且低租金的商铺面积转移到建筑的转角标志位置,增加了数层更易到达的临街高租金商铺面积。
▲建筑外观日景 摄影:Fabian Ong
▲建筑外观夜景 摄影:Fabian Ong
低价值的商铺被“置换”出来所形成的空间,创造出从一楼到地下室的双层开放效果。
2. 符合客户目标的业态组合
原先位于内部比较隐蔽位置的“餐饮市集”,改造后位于建筑的转角位置,这里原本是没有使用功能的4层中庭空间,这个重要改造提升了建筑物对外和对内的视野可达性。
▲概念图:改造前的4层中庭空间 © SPARK
▲概念图:改造后提升了建筑物的视野可达性 © SPARK
通过沿主干道建筑立面的不同楼层设置户外用餐区,增加项目的吸引力和辨识度。
▲概念图:将内部低租金商铺面积转换至临街高租金商铺面积 © SPARK
· 转角位置商铺面积增加:50%
· 沿主干道商铺面积增加:35%
3. 社交楼梯
新引入的“社交楼梯”毗邻周边的SOTA艺术院校,是这个活力新角落的关键部分。
它是一个与朋友在长椅上放松休憩的地方,人们可以在这里观看屏幕上的节目或现场表演,这个室外休闲空间将成为这个城市艺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交楼梯 摄影:Studio Zeros
▲社交台阶与地下一层入口 摄影:Studio Zeros
社交楼梯同时形成了一个新的出入口,人们可以直接通往位于地下一层的美食街,享用其他具有吸引力的设施如“社交洗手间”。
4. 社交洗手间
移动设备和社交媒体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激发了SPARK将实用空间设计成更积极的社交空间,让人们在购物、学习或工作之余,可在这里会面、聊天和进行拍照创作。
▲概念图:社交走道 © SPARK
▲概念图:通往洗手间的社交走道 © SPARK
在这里,公共学习、工作区域、自动售货机、储藏柜等元素被汇集在一起,将原本的实用属性区域转变为社区里具有功能及社交属性的空间。
▲社交洗手间平面图:改造前后 © SPARK
▲社交洗手台 摄影:Studio Zeros
▲概念图:社交打卡型洗手间 © SPARK
▲社交打卡型洗手间 摄影:Fabian Ong
▲社交打卡型洗手间 摄影:Fabian Ong
▲社交打卡型洗手间 摄影:Fabian Ong
▲社交打卡型洗手间 摄影:Fabian Ong
5. 品牌设计
GRiD位于城市的枢纽位置,这里人来人往充满了活力和能量,新转角位置的餐厅和建筑内部形成了积极的社交空间,同时其立面形象也具有自我表达的作用。
▲GRiD的Logo 摄影:Fabian Ong
GRiD的Logo采用了极具个性和图形化的设计,带有老虎机风格,其中字母“i”代表“自我”。
▲GRiD标识设计 © SPARK x TRIPPLE
GRiD作为最终的品牌名称,设计团队将其运用在整个项目的设计中,包括外立面、入口处、内部导视系统,以及天地墙和灯光照明的设计中。
▲入口改造前
▲入口处的GRiD品牌名称 摄影:Studio Zeros
6. 以图形设计和标识设计的方式来搭建室内舞台
项目使用工业材质和肌理,体现了朋克摇滚精神和自由的表达方式,其明亮的霓虹灯色彩,旨在激发好奇心,让GRiD从周边建筑中脱颖而出,并与街对面色彩缤纷的商铺产生共鸣。
▲GRiD与街对面色彩缤纷的商铺产生共鸣 摄影:Fabian Ong
色彩鲜艳的超大品牌Logo以图形和霓虹灯色彩为灵感,强化了运动活力的概念,犹如进入GRiD川流不息的人流一般。
▲建筑外立面上色彩鲜艳的超大品牌Logo 摄影:Fabian Ong
地面和天花的图案包含了抽象的、超大的街道方向标志和道路标记。
▲概念图:地面图案与材质布局 © SPARK
▲概念图:天花上霓虹灯色的LED灯定制标识设计 © SPARK & BPI
图形设计主题引导人们从街道前往地下室,通过自动扶梯和电梯大堂到达位于建筑上部楼层的餐厅、商店和教育学院。
▲中庭改造前
▲中庭 摄影:Studio Zeros
▲从社交楼梯前往地下一层 摄影:Fabian Ong
▲地下一层改造前
内部引入的灵活组装的快闪店、共享办公和学习空间以及社交共享空间,以此鼓励更多的社区活动、公共互动及空间共享。
▲改造前社交共享空间
▲社交共享空间 摄影:Studio Zeros
天花上的方向标志引导人们前往GRiD内部具有吸引力的关键社交设施和租赁区域,图形图标的设计符合年轻人漫不经心的心态和行动方式。
▲室内的图形和标识 摄影:Studio Zeros
它是一个标志性的目的地,是一个非传统的本土化的社交、体验和休闲中心。
文章来源:一起设计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