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很久没有一部院线电影能够引发我们的兴趣了。对很多朋友来说,上次走入电影院的记忆也几近模糊。 大家开始担心“电影会不会死”。
早年间刘德华被一路嘲笑唱功差,健身、跑步、运动,用尽各种办法练气息、练体能,唱功也是不断打磨,再开演唱会的时候,嘲笑不攻自破。
往那儿一站,就看清了香港那么一片岛土上为什么能够诞生这么多璀璨明星。
道理呢,没有多么晦涩,娓娓道来,一句句“做个好汉子,热血热肠热”,平实通俗,却又把男儿立于世的气概尽数说来,带着平凡俗世的人间烟火,鼓舞人心。
我没有赶上过八九十年代粤语歌的黄金期,那些经典的旋律更多来自后来从港片中获取的记忆,《沧海一声笑》《倩女幽魂》…… 粤语歌里藏着一整个江湖。以至于很多年后只要看到武侠片,都忍不住在脑海中响起“沧海一声笑”的BGM。
粤语更多元的声调与音韵让歌声也变得尤为多变。
江湖的辽远险峻在粤语中被细细勾勒。
既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脆,也有嘈嘈切切错杂弹的纷繁。
很多歌既有白话版也有粤语版,比如陈奕迅的《十年》和《明年今日》,《兄妹》和《岁月如歌》,同一个旋律,不同的填词,普通话与粤语之间也就有了完全不同的意境与韵味。 《明年今日》里写: “在有生的瞬间能遇到你竟花光所有运气到这日才发现曾呼吸过空气” 相应的,普通话版《十年》里,这段歌词是: “直到和你做了多年朋友才明白我的眼泪不是为你而流也为别人而流” 歌词不同,意境相似,妙的是,先发行的粤语歌《明年今日》里,假想着一对恋人分开六十年后的场景。而后火遍内地的普通话版《十年》里,则是分手的恋人在此刻想象十年前与十年后。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有时候真的不得不感慨那些填词人思维的敏捷与通透。
在被拉长的时间中,情歌有了时空纵深,一开口便有了物是人非的唏嘘之感。 无论是《明年今日》里 “离开你六十年但愿能认得出你的子女临别亦听得到你讲再见” 还是《十年》里 “只是那种温柔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情人最后难免沦为朋友”
都在时间之中触到了爱人的深情与脆弱。 金庸《书剑恩仇录》里写过的“情深不寿”,不谋而合地成为了港乐情歌的精髓。遗憾、叹惋、深情、缱绻,小说言有尽而音律意无穷。 身处余晖尚且有如此动人之作,真正的黄金年代更不遑多论。 在港乐的黄金时代里,神仙打架几乎是每次颁奖礼的保留项目。
一首是离愁别绪,一首是人生慨叹。纵使《千千阙歌》惜败,但也毫不影响它的生命力。
每一个旋律,每一声轻和,都仿佛是一个时代的召唤,糅合着个体记忆,裹挟着青春的力量奔涌而来。
节目有心让女生唱男歌,男生唱女歌。第一场大合唱Beyond《海阔天空》,第二场合唱陈慧娴《千千阙歌》。 真是要命啊! 中国人的乐队启蒙中,或许有人爱The Beatles,有人爱滚石,再或是皇后乐队、涅槃、林肯公园、齐柏林飞艇……
万千乐队中,Beyond是华语乐坛越不过去的那一支。
Beyond的歌词里藏着一种深厚的乡土情怀,有着一种自发的寻根意识。而曲调与乐队的演奏,更赋予了这种家园情愫以极为现代的音乐属性。 音乐的生命力在词曲演绎中历久弥新。
紧凑的圆形小舞台上下,歌手和观众层层叠叠,氛围一下子就回到了八九十年代“你我共唱”的“光明顶”。 大家沉醉在歌声里,任各自思绪顺着音乐飘向远方。 “仍然自由自我,仍然高唱我歌,走遍千里” 突然之间,家驹的声音闯入耳朵。
措不及防,不同地区的几代音乐人之间隔着屏幕与生死,在同一时空下共唱了这首《海阔天空》。 泪点奇低如我,和不少朋友一样,瞬间就红了眼眶。 合唱的魅力大抵就在于此,如同《千千阙歌》里唱的, “来日纵使千千晚星亮过今晚月亮都比不起这宵美丽亦绝不可使我更欣赏Ah 因你今晚共我唱”
港乐,一如黄金时代的香港电影。“尽皆过火,尽皆癫狂”,初初以为精髓在“过火”与“癫狂”,年纪渐长,才明白,意蕴全在“尽皆”二字。 尽情欢歌,纵声高唱;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和电影一样,港乐不死,尽皆蓄力,叙写新的乐章。
文章来源: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