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著名电影《蒂凡尼的早餐》当中,除了奥黛丽·赫本所演绎的女主角霍莉·戈莱特丽之外,还有一位不可或缺的角色,以其独有的方式,贯穿了整部电影,为影片增添了一抹点睛之笔。
这个极为重要的角色便是影片中那只无名的橘色猫咪。
这只影视界的猫中翘楚,与奥黛丽·赫本搭戏一点也不紧张,虽为客串角色,甚至一句长台词都没有,却于无言中,以冷静的行动衬托出女主人公的言行举止,同时又隐喻着女主角内在性格中的孤傲以及她遗失又寻回的天真纯净,从侧面引申出了影片的深层内涵。
而在经典电影《教父》中,一只跑来蹭戏的猫,与马龙·白兰度一起成就了电影史中令人回味无穷的经典画面。
诸如此类,猫以其丰富的形象特点及深层的象征意义,在众多影视作品中留下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经典场景。
而在日常生活当中,猫作为人类最为亲密的伙伴之一,深受人的喜爱,同时,其形象及寓意也在潜移默化之间,被人类融入了在自身的文明当中。
守护之神
壁画上展现了古埃及人带猫咪狩猎的画面 | 1350 BC, The British Museum.
最早的爱猫人士,或许可以追溯至古埃及时代。在古埃及文明中,猫不仅是捕鼠技能满点的粮食守护者,也因其神秘优雅的形象、高贵的举止、敏捷的行动、迅猛的捕猎者气质,而被认为是半神,也是神明的化身。
在古埃及的众神里,以猫为形象的神祇中,最著名的便是名为巴斯特(Bastet)的女神。巴斯特是古埃及的一位力量强大的女神,被认为有着猫的脑袋以及纤细典雅的女性体态,她代表着快乐、健康、保护与繁荣,是家庭的守护者,自古埃及第二王朝开始,就在下埃及地区受到了普遍的崇拜。
Cat Killing a Serpent. original ca. 1295–1213 B.C.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左图:带有猫咪雕像戒面的古埃及戒指|finger-ring, 1069 BC – c.664 BC, The British Museum.
右图:雕刻了女神巴斯特的古埃及作品|Menat of Taharqo- the King Being Nursed by the Lion-Headed Goddess Bastet, 690–664 BC,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出于对女神巴斯特的崇拜,古埃及人民创作出了壁画、雕塑等以猫为形象的艺术作品。
例如这件收藏于大英博物馆的雕塑作品,便是当今最为著名的古埃及巴斯特女神猫形象雕塑。
左图:盖尔-安德森猫(局部) | Gayer-Anderson Cat, 664-332 BC, The British Museum.
右图:荷鲁斯之眼 |Wedjat Eye (eye of Horus) Amulet, 332–30 BC,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这座雕像极为典雅精美,其上装饰着贵重的黄金耳饰及鼻环,猫头和胸前的圣甲虫象征着重生,巴斯特猫配合其胸前的银色荷鲁斯之眼,则寓意着保护和治疗。
猫与艺术
随着时代变迁,古埃及文明逐渐没落并消失,而猫也从崇高的神坛,回归到了宠物的角色,但始终未曾改变的,是爱猫人士对猫的热爱。
大英博物馆馆藏中国画作品中的猫 | Cat watching butterflies, with flowers (peonies, lilies) and birds. The British Museum.
左图:英国皇家信托收藏的猫 出品自法贝热|Cat, c. 1910, FABERGÉ, Royal Collection Trust
右图: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年少时期与猫 |Princess Elizabeth (b.1926), by Marcus Adams, 13 Dec 1935
在西方国家亦是如此,猫的身影被艺术家创作到了油画、摄影、雕塑等作品中。
这件法贝热出品的猫在苏富比拍卖中以25,200英镑的价格落槌|A Fabergé jewelled agate model of a cat, St Petersburg, circa 1900, 私人收藏
左图:英国皇家信托收藏的猫 出品自法贝热, 于1907年,受国王爱德华七世委托制作而成 | Kitten, FABERGÉ, c. 1907, Royal Collection Trust
右图:出品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水晶猫咪头像雕饰为杖柄的手杖作品 | A French Carved Amethyst and Enameled figural cane, late 19th - early 20th century, 私人收藏
猫与手杖
自17世纪左右,手杖由牧羊人的基本装备,转化成了欧洲贵族绅士的标准搭配,在这一时期,手杖甚至是需要进行宣誓才能拥有的难得器物,是权利、阶层以及财富的象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杖逐渐开始普遍成为装饰配件,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防身作用。
左图:手持手杖的女子|Unidentified, about 1900, The J. Paul Getty Museum
右图:这幅1782年的印刷作品中,描绘了以手杖指物的女子| Lady Pointing with a Stick, 1782, Print made by Charles Bretherton, Yale Center for British Art到了18、19世纪,随身携带手杖的行为在女士当中,也成为了一种风尚,彼时的贵族女子,往往会挑选一件适合的手杖出席重要场合,展现自身的魅力与气度。
赫本出演的《窈窕淑女》等电影中还能看到拿着手杖的绅士和淑女
这一杆优雅俏皮的古董手杖,来自19世纪末的俄罗斯,其杖柄以剔透水晶精美雕刻出可爱灵动的猫头造型,其双眸处嵌入了两颗亮丽的小巧红宝石,犹如华美的点睛之笔,使之极为有神韵。
而杖身乌木木色沉着稳重,含蓄高雅,各个细节都尽显往日欧洲贵族的奢华优雅风情。
在古埃及文化中,猫是家庭、丰饶的守护者,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猫咪同样也象征着福源、长寿、辟邪、转运等美好寓意。
如此一杆造型别致的手杖尤其适合名媛淑女使用,更让人联想起彼时精致而悠闲的上流社会生活。
因为其实用价值极高,厚瓣乌木曾被大量开采,现已十分珍贵,如今,能够觅得一件以这种绝美木材制作的古董手杖,已是幸运难得。
如今这些高档的古董手杖的风姿仍不减当年,极具贵族怀旧情结,这款大气而精巧的古董手杖奢华非凡,玑镂珐琅工艺的运用,透露出浓郁的俄罗斯匠心,将其随身携带,与完美着装相互搭配,气定神闲之间展现彬彬气质,是品味与优雅的不二象征。
19世纪末俄罗斯出品猫头造型水晶嵌红宝石精雕杖柄
玑镂珐琅杖圈修饰乌木杖身古董手杖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